生活 > 健康養生 > 正文

4種蔬菜已被列入「致癌名單」,吃多了會致癌?這些才真的要少吃

劉大媽家裡的伙食都是她一手操辦的,今天早上她照例去菜市場買了菜回家,等到中午要炒菜的時候發現買的西葫蘆不見了,這讓她氣得夠嗆。問了老伴才知道是被他拿去丟了,老伴昨天聽小區裡的鄰居說西葫蘆炒了之後會產生致癌物,吃多了會致癌!

對於這個說法劉大媽根本不信,覺得老伴聽風就是雨的,非要浪費食物,當下就把他數落了一通。沒想到的是,過了會老伴拿了一篇文章給她看,文章里細數了西葫蘆的「多宗罪」,這下劉大媽也有點不淡定了,難道西葫蘆真的不能吃嗎?

一、炒西葫蘆會致癌,是真的嗎?

炒西葫蘆會致癌的說法,其實是來源於2013年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表的一份膳食報告。該研究收集了22種蔬菜進行干炒,結果發現炒菜時溫度越高,時間越長,釋放的丙烯醯胺就越多。其中,西葫蘆內的丙烯醯胺含量高達360μg/kg。僅低於薯片和炸薯條的數值。

丙烯醯胺是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二級致癌物,長期大量攝入可能會導致身體瞌睡、情緒/記憶改變、出汗以及肌肉無力等。

那炒西葫蘆是不是就不能吃了?答案是當然可以吃。其實,不僅炒西葫蘆會產生丙烯醯胺,美國癌症協會指出,只要高溫烹飪的溫度超過120℃,就會產生丙烯醯胺

丙烯醯胺存在於各種油炸、燒烤以及烘焙食物內,再者,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,國際學術期刊《食品和化學毒物學》指出,想要通過食用炒西葫蘆達到有害劑量,至少需要吃7.5kg,這顯然是做不到的。

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強調,老百姓無需因噎廢食。在做菜的時候可以儘量不要高溫爆炒,多用清蒸等清淡的方式,在炒菜前也可以將蔬菜焯水,這樣做可縮短炒制的時間。

二、4種蔬菜也被列入致癌名單?別再被騙了

除了炒西葫蘆外,還有不少的蔬菜也被傳言稱有致癌風險,這些說法是真的嗎?

第一種:娃娃菜含甲醛會致癌

網上傳言稱,商家為了預防娃娃菜變黑,會將其浸泡在甲醛內,而甲醛是一類致癌物,食用後會導致身體患癌。

甲醛的確是致癌物,但它的危害主要在於吸入,通過食物攝入的甲醛一般不會給健康帶來過大風險,且就算是添加了甲醛,蔬菜在運輸以及存放過程中,甲醛也會揮發掉。

此外,國家也明確規定,不得將甲醛添加到食物內。

第二種:無根豆芽的無根劑會致癌

無根豆芽使用的無根劑主要有6-苄基腺嘌呤、4-氯苯氧乙酸鈉等,這些物質都是國家允許添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,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,不會給健康帶來威脅。

第三種:新鮮的木耳會導致皮膚癌

新鮮的木耳內有光感物質卟啉,人在攝入之後經過太陽光照射可能會引起皮膚瘙癢、發炎,甚至會引起皮膚壞死、皮膚癌

實際上,卟啉不僅僅存在於木耳內,日常常見的芹菜內也有該物質。目前沒有任何研究發現,食物攝入卟啉會直接引起皮膚問題出現,對此無需過多擔心。

第四種:未成熟的番茄會誘發胃癌

未成熟的番茄內有龍葵鹼成分,攝入過量會引起噁心、嘔吐等中毒症狀出現,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死亡。但它與胃癌的發生之間沒有過多關係,對此要注意區分。

三、這4種蔬菜才真的要少吃,很容易中毒

生活中,我們真正應該要注意的是這四種食物,食用後很可能會導致身體中毒。

第一種:發芽土豆

土豆發芽後,內里的龍葵鹼含量會大大增加,攝入過量會引起身體中毒。早期會出現口腔、咽喉瘙癢、上腹部疼痛以及噁心嘔吐等症狀,中毒嚴重的則會出現劇烈嘔吐、腹瀉、血壓下降等表現,嚴重的還可能會昏迷、心臟衰竭死亡。

如果土豆只是剛剛發芽,可以將發芽的部分挖去,之後用冷水浸泡半小時之後再進行烹飪,但大面積發芽的土豆最好不要食用。

第二種:未煮熟的豆角

生豆角內有紅血球凝集素、皂苷兩種物質,這兩個物質都會對胃腸道帶來強烈刺激,誘發胃腸道炎症發生,引起患者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一系列的症狀。

建議日常烹飪豆角類的食物,要在高溫下至少烹飪10分鐘以上,讓其充分熟透後再食用。

第三種:新鮮的黃花菜

新鮮的黃花菜內有秋水仙鹼成分,該物質毒性很強,誤食後容易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出現,嚴重的甚至會喪命。如果非要吃的話,在吃之前要先焯水、再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,最後再洗淨烹飪。

第四種:野生蘑菇

野生蘑菇里有許多是有毒的,食用後會引起多類型的中毒反應出現,包括有神經精神型、胃腸道中毒型、溶血型、肝臟損害型等,嚴重的還會致死。

民間對於毒蘑菇的鑑定方法有許多,包括有顏色鮮艷、外觀好看的不能吃;腥臭的有毒;不生蟲、味道苦的不能吃等等。但這些方法其實並不靠譜,一些看起來很「樸實」的蘑菇,也可能有劇毒。想要預防蘑菇中毒,要記好三不要:不採摘、不購買、不隨意食用。

食物中毒在生活中很常見,日常我們要儘量避開一些可能會會給健康帶來風險的食物,但也要注意甄別傳言,不要因為莫須有的謠言而影響生活。

責任編輯: 王和  來源:奇妙的本草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網址:https://tw.aboluowang.com/2023/0820/1943257.html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