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 > 健康養生 > 正文

一切大病 皆根由脾衰 重點是教你怎麼調理!

脾衰比腎虛更可怕、脾衰人就廢了一半

為什麼脾衰比腎虛更可怕呢?先從生命力量的動力談起吧,通常人們認為:生命的動力源頭源於心臟,其實躲在暗中的脾才是生命的動力源頭,它才是推動全身循環第一動力,其次是腎,再次是肝,因此心臟並非生命的動力源頭,沒有被人看得起的脾才是推動生命循環的第一能量馬達。然而現實中許多西醫醫師從來就沒拿著脾當回事兒,說摘除就摘除,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。不知道脾不僅是全身的能量馬達,同時也是殺菌滅毒的航母級消毒器,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脾比腎還重要。另有一些人誤認為生命力量的動力是腎,這是錯誤的,因為只有脾分泌的物質強壓給腎臟,腎臟才有力量過濾血液中的雜質。當然腎影響脾,但脾又反過來又影響腎,先天在脾,後天亦在脾,人出生後,脾就是那二小片,一直長到十八歲成人,也還是那麼大小,始終沒有變化,生長的動能全靠脾的能量供給,只有年齡增長時,脾才稍稍增厚,到五十歲時,我們的脾內已經呈蜂窩狀,其中已無實質——能量了。如果將脾再次填實,腎水自然就會升入頭部,人就有回到年輕時期的感覺。脾與肝相輔相成,脾也存血。脾切除之後,肝失去了脾的滋潤,肝臟就會暴裂,人也就會全身沒勁兒,常患血毒疾病,皮膚上總起疙瘩。細心的媽媽都知道嬰兒出生落地時,哭的聲音特別響亮,音訊可以傳得很遠,為什麼能夠音訊可以傳得很遠呢?其主要力量就是源於脾。

脾衰會有哪些現象呢?像頭部五官不清,視力下降,眼球內玻璃體混濁,眼球內熱、澀,眼球在運轉時覺得空、暈,眼球脹,這些都是脾衰所致。頭脹、大腦發空、昏沉、睏乏,根在後腦,也可說是脾的問題。脾衰則力不從心,記憶力差,思維與反應遲鈍。頭暈的源頭在於後腦發空,淺層次明著是脾的問題,深層次暗中則是腎的問題;只有解決了脾衰的問題,後腦所表現的症狀和感受才能明顯好轉。脾衰時,全身癱軟無力,患者又說不清、道不明,往往被誤認為是闌尾炎。脾衰的嚴重程度盛於心衰,病情發展隱蔽,變化微小,由於檢查不出來,往往被人們所忽視,即使是在病情惡化時,也難以找到實質上的證據。脾衰嚴重時看文字只看到兩行,大腦就會極度疲勞,接著就昏睡過去;與人交談,只聽到一、二分鐘,大腦就會一脹,隨即大腦一片空白,對方談什麼,全然沒聽見,緊接著昏昏沉沉、疲勞至極。因此脾衰比腎虛更可怕。

脾有病,人就廢了一半,脾的健康直接影響到大腦的功能狀態,腦衰,其暗中是脾的枯竭;腎枯竭的背後也是脾衰,因此脾衰比腎衰更可怕,因此脾比腎還重要!腎有問題影響脾——脾出了問題直接就影響到腎。心臟衰竭的背後也是暗中的脾衰,一切大病皆根由脾衰!許多人都聽過「虛不受補」這個詞,其實「虛不受補」的要點就落腳在脾上,大病的最終結果是脾受到損傷。

腎水足則脾有力量,寒濕就不存在;腎水虧則脾衰,則形成寒濕;脾臟濕,腎臟燥,最終演變成心寒、脾寒、胃寒、肝寒、腎寒和腦衰。

脾衰,人會挺不起胸,在兩乳為一水平線處塌陷;牙齒連根脫落,嚼食物時沒有力,就在於脾衰沒力氣;關節疼,是脾腎衰老,不平衡所致。

脾衰在平時體會不出來,用手法檢查時,只要一推動脾的能量,全身的虛損就會暴露出來——眼球鼓,頭暈,全身乏力,下肢沒勁,數日才排便一次;睡眠時,經脈與絡脈沒有力量。大腦的問題益在遠程治療,距離大腦越遠,神經就越敏感,反射的速度越快,療效也就越明顯。

心肝脾腎既是相通相連的,又是互相制約的。脾衰源於「一臟器衰,另一臟器同樣也衰」。在一定特定的環境下,五臟互相幫助,互相制約,互相依賴,又各自保養,反之則形成枯竭。

脾真空能是暗的真空能量,不明顯表現出來,難以被人們發現。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癌等源發於脾被暗的真空能量所焚而至脾焦;若要將腎水輸送到胰腺,需要一年的時間方能到達,而實際上患者此時早已經沒有提升的能量了。治療時,要抓住一髒,其餘為輔,以主要的臟器帶動其他臟器,心肝兩個臟器就要加大能量推動循環。

在損傷中,惟有脾的損傷最殘忍。脾膨脹(脾大)究竟能到何種程度不好說,因人而異。脾損傷大了,五臟六腑下垂,需要往上提氣,不然損傷者也就臥床倒下了。

脾繼續增厚,增厚的狀況又無法具體準確地測量。脾大壓迫得人喘氣困難、行動不便,但卻沒有脾衰躺下的症狀。脾增大是由於脾在吸收能量的同時,向外代謝氣體泡沫的通道被堵塞所致。

脾大患者的脾已不同於正常人的脾,已沒有功能,必須人為地疏通,慢慢地進行;只要一動,人就會感到虛,只要有虛就會有反應;再看看肝有什麼變化,是否有問題,疏通心腎;在上腹肌膚下八寸深的任脈上,兩個並列穴位是個堵塞的鎖,此點打通才能做到上下貫通。現實情況是,脾雖然也有些力量,但這是虛的,不是實的。

脾其實並沒有實質性增大,脾實際很小,脾內組織間充滿了氣體泡沫,逐漸通過置換,可以將氣體排出來。脾大的產生因人而異,不是都增大,這說明脾大者是脾先天不健全。脾若沒反應,就是它被真空能燒壞,脾只能鬆弛,燒壞死性,再也不能回縮產生反應,若是這種情況,用什麼辦法都已無效了,凡關係到脾的問題則不能輕易動手。

治病本身很難,原則是要順勢利導;排毒之後,遺留下的損傷更是難以治療,要順其自然,不能強人所難。其他的臟器損傷,如肝硬化、經治療後的肝纖維化、胃潰瘍等經過三至四年時間的休養可以恢復,因為臟器自身具有再生能力;人體五臟六腑中,只有胰腺沒有再生能力!因而遺傳病誰也解決不了。

關於脾虛

-脾是幹什麼的?脾不適的症狀分類

【脾熱】指脾受熱邪或過食燥熱食物所引起的熱証。主要症狀有唇紅、咽乾、心煩、腹脹滿或疼痛、大便秘結、小便黃短等。

【脾氣虛】指脾氣虛弱,運化無力。臨床表現有乏力,食欲不振或食後易脹,伴有眩暈,倦怠,面色萎黃等氣虛症狀。多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、胃神經官能症、慢性痢疾,貧血等。

【脾虛濕困】指脾虛內濕阻滯的病理。脾主運化水濕,為胃行其津液,脾虛則運化功能低下,引起水濕停滯;水濕的停滯,又反過來妨礙脾的運化。主要症狀有飲食減少,胃脘滿悶,大便泄瀉,甚或噁心欲吐,口粘不渴或渴喜熱飲,肢體睏倦,甚或浮腫,舌苔厚膩,脈緩等。多見於慢性胃腸炎,慢性痢疾,慢性肝炎等疾病。

【脾陽虛】即脾胃虛寒。主要症狀有胃脘冷痛、腹脹滿、呃逆、嘔吐、食少、便溏或久瀉久痢、倦怠、尿少、浮腫、消瘦、舌淡苔白、脈虛緩。多見於胃十二指揚潰瘍、慢性胃腸炎、慢性肝炎、慢性痢疾、水腫、白帶等

【脾陰虛(脾胃陰虛)】指脾胃的陰液不足而影響受納運化。主要症狀有唇燥口乾,喜飲,口淡無味,飲食減少,大便乾結,舌紅苔少或舌面光滑等。

【心脾兩虛】即心脾兩髒俱虛。主要症狀有心悸、健忘,失眠、多夢,食慾減退,腹脹、便溏、倦怠、面黃、苔白、脈細。多見於神經官能症、貧血等。

【脾胃濕熱】指濕熱內蘊脾胃。主要症狀有身目俱黃,腹脹脘痞,飲食減少,噁心,倦怠,尿少而黃,苔黃膩,脈濡數。多見於黃膽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膽疾患。有些皮膚病如濕疹,膿庖瘡等也和脾胃濕熱有關。

脾虛忌食物品

脾虛之人忌吃下列食物。

鴨肉

性涼之物。《飲食須知》中曾說:「鴨肉味甘性寒,滑中發冷氣。」清.王孟英亦云:「多食滯氣,滑中,凡為陽虛脾弱,……皆忌之。」因此,脾虛之人,尤其是脾陽不足者忌食鴨肉。

甲魚

有涼血滋陰作用,屬於清補食品,滋膩之物,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化功能,引起消化不良,食慾不振。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,應當忌食之,正如《本草從新》中所告誡:「脾虛者大忌。」

田螺

性寒,味甘咸,有清熱解暑作用。正因其性質大涼,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才明確告誡:「多食寒中,脾虛者忌。」

螺螄

性寒,味甘,雖有清熱作用,但對脾胃虛寒之體則不相宜。正如《本草匯言》中指出:「此物體性大寒,善解一切熱瘴。胃中有冷飲,腹中有久洩不實,不宜食之。」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亦說:「多食令人腹痛不消。」故凡脾虛者,法當忌食之。

蚌肉

性寒,味甘咸,能滋陰、清熱,但脾虛之人不宜多食,食之易傷脾胃陽氣。所以,清代食醫王孟英在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告誡:「蚌,甘咸寒。多食寒中,脾虛便滑者皆忌。」

牡蠣肉

性質微寒,味甘咸,雖有滋陰養血作用,但多食久食則導致脾胃虛寒,加重消化系統慢性疾病的病情,凡因脾虛所致的慢性胃炎、慢性腸炎、消化不良症、慢性腹瀉者均忌多食。清.黃宮繡還說:「脾虛精滑者忌。」

梨子

生梨性涼,脾虛切忌。正如《飲食須知》中所言:「多食令人寒中,損脾,生食多成冷痢。」《本草經疏》亦云:「脾虛洩瀉,法咸忌之。」清.王孟英也曾指出:「中虛寒瀉者忌之。」因此,凡脾虛之人,尤其是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,切勿食用。

山楂

又叫棠株、山裡紅。能開胃消食,但有損害脾胃之弊。如《本草綱目》中曾說:「凡脾弱,食物不克化,胸腹酸刺脹悶者,於每食後嚼二三枚絕佳,但不可多食,恐反克伐也。」《本草經疏》中也指出:「脾胃虛,兼有積滯者,當與補藥同施,亦不宜過用。」元.朱丹溪還認為:「山楂,若胃中無食積,脾虛不能運化,不思食者,多服之,反克伐脾胃生發之氣也。」因此,脾虛之人勿食之,更忌多食常食之。

甜菜

又叫君達菜。其性涼,有損脾氣。如《本草求真》中指出:「脾虛人服之,則有腹痛之患,氣虛人服之,則有動氣之憂,滑腸人服之,則有洩瀉之虞。」由此可見,對脾氣虛弱,尤其是脾虛便溏之人,不宜多食常食之。

枸杞

性平,味甘。但古代醫家也有認為,枸杞性寒。如《別錄》中說它「微寒」。《食療本草》認為「寒,無毒」。《本草求真》中還說:「枸杞,甘寒性潤。」正因如此,對平素脾胃虛弱,或素有脾胃虛寒便溏者,皆當忌之,正如《本草經疏》中告誡:「脾胃薄弱,時時洩瀉者勿入。」

此外,脾虛者根據其宜忌原則,應當忌食或少吃阿膠、馬奶、牛奶、海參、甲魚、螃蟹、蛤蜊、蚌肉、蜆肉、鰒魚、芝麻、蕎麥、柿子、柿餅、荸薺、柑、橘、香蕉、桑椹、無花果、獼猴桃、西瓜、甜瓜、海松子、柏子仁、生蘿蔔、水芹菜、落葵、菊花腦、茼蒿、菠菜、蓴菜、髮菜、蕺菜、地瓜、絲瓜、生菜瓜、生黃瓜、紫菜、地耳、金針菇、草菇、菊花、金銀花、地黃、決明子、西洋參胖大海薄荷

[page]

睡覺常流口水可能是脾虛

人在睡覺的時候容易流口水,原因有很多個。「睡覺姿勢不恰當的話,比如說趴在桌子上睡覺,或者壓著臉睡覺、張著嘴睡覺,都可能導致睡覺時流口水。」劉主任說。此外,如果口腔內不健康的話,也會在睡時「控制不住」口水。如果人每次刷牙刷得不徹底,齒縫中食物堆積,就會導致牙齒患病,炎症會加大唾液的分泌量。

據介紹,如果口腔被細菌感染的話,口腔內出現潰瘍,且潰瘍處有明顯的疼痛感,那麼人睡覺時也會流口水。此時只要用藥使潰瘍處癒合,睡覺時就不會流口水了。劉主任說,有時口水的味道和顏色也會反映出一些疾病。例如,如果口水鹹鹹的,顏色淡黃,則可能是因為牙齦發炎或是牙石多了。「所以,口腔專家總是強調刷牙、漱口的重要性。」

睡時磨牙也會導致流口水

知道嗎?如果人在睡覺時總是磨牙,這樣的人也很容易在睡時流口水。專家介紹,晚上睡覺總磨牙,會刺激大腦神經促使口水分泌,這也是人在睡時會流口水的原因之一。另外,人的飲食習慣也會導致人睡時流口水。喜歡吃辣的,喜歡喝酒都可能導致流口水。

「如果牙齒有畸形的話,人也會流口水的。」劉主任說,有些人的前牙形狀特殊,向前凸出的很明顯,睡覺時嘴唇就不能很好的覆蓋住凸出的前牙,睡覺時上下嘴唇之間總是有個縫隙,不能完全的閉合在一起,口水就很容易流出來。「由此可見,不單單是口腔內環境出問題會導致睡時流口水,牙齒不健康也是原因之一,這需要到醫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確定治療方式。」劉主任說。

脾虛是流口水原因之一

「很多人對睡覺流口水並不在意,覺得是睡得太香太熟了,才會流口水。」劉主任說,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流口水是人的正常表現,和年輕人相比,老年人尤其愛流口水,覺得這些都是人體正常現象,不用太擔心。據劉主任介紹,口水,醫學上又叫做唾液,是無色透明狀的,它的主要作用是潤滑口腔保護牙齒。正常情況下,人體唾液的分泌量每天大約是1500毫升。

人有時睡覺流口水是身體某些疾病的表現。像是人體脾虛的話,面部肌肉得不到足夠的涵養,很容易變得鬆弛,人在睡覺時自然就會流口水。這個原因經常被大家忽視。

「一般脾虛的人會有這樣的表現:日常飲食沒有食慾;腹脹腸鳴;大便時干時稀;腹痛,身體消瘦等。」劉主任說,一些胃病患者在發病前也可能有流口水的症狀。

調脾虛從節制飲食開始

劉主任表示,脾虛和人飲食無節制有關係。現在很多年輕人吃飯常常是飢一頓飽一頓,遇到好吃的就多吃,時間來不及了就不吃,吃飯沒規律加上暴飲暴食,都會產生脾虛。如果飲食上吃了太多的辛辣、寒涼、油膩等食物的話,很容易會傷害到脾的健康。另外,甜食如果常吃多吃的話,也對脾的健康不利。

「脾虛的人可請中醫詳細號脈,確知病因後再行服藥。」劉主任說,脾虛的人飲食上適宜吃清淡的東西,像是山藥、薏仁等熬成的藥粥都較適合脾虛的人食用。儘量遠離辛辣有刺激性的東西。另外,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有健脾的功能。像是蓮子、扁豆、大棗、栗子等,都對緩解脾虛有效,飲食上不妨多安排一些。

脾虛吃什麼??直接吃藥就吃歸脾丸吧

脾虛證的宜忌食物

宜食食物:具有補脾益氣、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,如粳米、秈米、鍋巴(焦鍋)、薏米、熟藕、粟子、山藥、扁豆、豇豆、牛肉、雞肉、兔肉、牛肚、豬肚、桂魚、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。忌食食物:性質寒涼,易損傷脾氣的食品,如苦瓜、黃瓜、冬瓜茄子空心菜、芹菜、莧菜、茭白、萵筍、金針菜、柿子、香蕉、枇杷、梨、西瓜、綠豆豆腐、莜麥等。味厚滋膩,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,如鴨肉、豬肉、甲魚肉、牡蠣肉、牛奶、芝麻等。利氣消積,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,如蕎麥;山楂、蘿蔔、香菜等。

食療

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,對脾胃病患者來說,食療亦不可缺少,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,即所謂「辨證施食」。

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,或寒證的胃痛、腹痛、泄瀉等,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、姜、韭、蒜、胡椒等,

若脾胃虛弱的人,宜食用紅棗、山藥、扁豆、芡實、蓮子肉等。

若胃熱素盛的人,宜食梨、藕、甘蔗、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;

若氣機阻滯的病人,宜多食蘿蔔、佛手、金橘,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,茲將與脾胃病有關者,擇要敘述。

一藥點藥飯藥點、藥飯是將穀物與某些食物和藥物一起製作成飯、糕、餅、包子、饅頭等主食或點心,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。

方1、橘紅糕:鮮橘皮10克,打碎成細粒後用糖浸漬,再和入麵粉製成糕點。適用於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,咳嗽痰多。

方2、豆蔻饅頭:白豆蔻粉6克,撒入適量的麵粉內,再蒸煮成饅頭,適用於腹脹、食欲不振。

方3、紅棗益脾糕:紅棗30克、白朮10克,乾薑1克,雞內金10克。先煮熬取汁,再將汁與麵粉500克及適量的糖製成糕,適用於胃呆納減,大便溏薄。

方4、山藥飯:山藥、蓮肉、米仁、扁豆各30克,洗淨切碎,蓮肉去皮,芯後煮爛,再與粳米一起煮飯,適用於脾虛泄瀉、食欲不振。

方5、八仙糕:黃芪、白朮、山藥、山楂、茯苓、陳皮、湘蓮末、黨參各5克。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,再與適當粳米粉、糯米粉、白糖一起蒸成糕。適用於脾虛泄瀉,食欲不振。

方6、砂仁藕粉:砂仁5克,三七2克,藕粉30克,白糖適量,將砂仁、三七研為細末,拌勻即成。適用於胃脹痛、嘔吐納呆。

方7、麻仁玉米糕:火麻仁、芝麻各30克,玉米粉、紅糖適量,將火麻仁研末、芝麻洗淨,放入玉米粉拌勻,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面做成糕。適用於脾虛名血虧損引起的便秘。

方8、薑糖山芋:山芋500克,生薑2片,蜂蜜適量同煮。適用於腸燥便秘。二補脾的食譜馬鈴薯(洋芋、土豆、山藥蛋)味甘、性平。作用:補氣、健脾。宜於脾虛體弱,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。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,忌食。

紅薯(甘薯、地瓜、番薯)味甘、性平,歸脾胃經。作用:補脾胃、益氣力、寬腸胃。宜於脾胃虛弱、形瘦乏力、納少泄瀉。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、胃腸道脹氣。

香菇味甘、性平。作用:益胃氣,托痘疹。宜於脾胃虛弱,食欲不振,倦怠乏力。屬於發物,麻疹和皮膚病、過敏性疾病忌食。山藥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肺、腎經。作用:補氣健脾,養陰益肺,補腎固精。宜於脾氣虛弱,食少便溏,慢性泄瀉。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。栗子味甘、性溫,歸脾、胃、腎經。作用:補脾健胃,補腎強筋,活血止血。宜於脾虛食少,反胃,瀉泄。氣滯腹脹者忌食。

紅棗(大棗)味甘、性溫,歸脾、胃經。作用:補益脾胃,養血安神。宜於脾胃虛弱,食少便稀,疲乏無力。氣滯、濕熱和便秘者忌食。

雞肉味甘、性溫,歸脾、胃經。作用:補中益氣,補精添髓。宜於脾胃虛弱,疲乏,納食不香,慢性泄瀉。實證、熱證、瘡瘍和痘疹後忌食。

兔肉味甘、性涼。作用:補中益氣,涼血解毒。宜於脾虛食少,血熱便血,胃熱嘔吐反胃,腸燥便秘。虛寒、泄瀉者忌食。

豬肚(豬胃)味甘、性溫。作用:補益脾胃。宜於虛弱、泄瀉,近代用於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。

牛肚(牛百葉)味甘、性溫。作用:益脾胃,補五臟。宜於病後氣虛,脾胃虛弱,消化不良。

羊肚(羊胃)味甘、性溫。作用:補虛弱、益脾胃。宜於形體瘦弱、脾胃虛寒。

牛肉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胃經。作用:補脾胃,益氣血,強筋骨。宜於脾胃虛弱,食少便稀,中氣下陷,慢性泄瀉。桂魚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胃經。作用:補脾胃,益氣血。宜於脾胃虛弱,食欲不振。虛寒證、寒濕證忌食。

泥鰍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肺經。作用:補中益氣,利水祛濕。宜於中氣不足、泄瀉、脫肛。

粳米(大米、硬米)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胃經。作用:補中益氣,健脾和胃。宜於中氣不足,倦怠乏力、食少便溏,脾胃不和,嘔吐、泄瀉。

秈米味甘、性溫,歸肺、脾、心經。作用:補脾胃,養五臟。宜於脾虛濕盛腹瀉。熱證、濕熱證、陰虛證忌食。

糯米(糯米)味甘、性溫,歸脾、胃、肺經。作用,補中益氣,補肺斂汗。宜於脾虛腹瀉,近代用於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。粘滯難化,食積證、氣滯證、濕證、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。

扁豆味甘、性微溫,歸脾、胃經。作用,健脾化濕,清暑和中。宜於脾虛濕盛,食少便稀,暑濕吐瀉。氣滯腹脹者忌食。豇豆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腎經。作用:健脾,補腎。宜於脾胃虛弱,腹瀉,嘔吐。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。

蜂蜜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肺、大腸經。作用:補脾緩急,潤肺止咳,潤腸通便。宜於脾胃虛弱胃痛,津虧腸燥便秘,近代用於消化性潰瘍。濕證、濕熱證、胃脹腹脹、嘔吐、便稀者忌食;不宜與蔥、萵苣同食。

脾虛是,指脾氣虛弱的病理現象。多因飲食失調.勞逸失度,或久病體虛所引起。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。脾虛則運化失常,並可出現營養障礙,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,或發生失血等症。

脾虛則水谷精微無以傳輸運化,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,從而出現面色萎黃、精神疲憊、身倦乏力、食後睏倦、食少乏味;或食後作脹,大便溏瀉;或穀食不化、四肢欠溫、氣短怯冷,婦女脾虛帶下;舌質淡胖,邊有齒印;脈細弱無力等一系列脾虛表現。

脾虛的人宜食具有補脾益氣、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,如粳米、秈米、鍋巴(焦鍋)、薏米、熟藕、粟子、山藥、扁豆、豇豆、葡萄、紅棗、胡蘿蔔、馬鈴薯、香菇等。忌食性質寒涼,易損傷脾氣的食品,如苦瓜、黃瓜、冬瓜、茄子、空心菜、芹菜、莧萊、茭白、萵筍、金針菜、柿子、香蕉、枇杷、梨、西瓜、綠豆、豆腐、莜麥等。其中味厚滋膩,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,如鴨肉、豬肉、甲魚肉、牡蠣肉、牛奶、芝麻等。利氣消積,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,如蕎麥;山楂、蘿蔔、香菜等。當然,這些也不是絕對的,是個人體質而言。

[page]

食療參考方

粳米粥粳米50克,葡萄乾10克,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,加入葡萄乾,共同燉煮至稀爛即。

番薯俗稱甘薯、山芋、紅薯。性平,味甘,有補脾和血、益氣通便的作用。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說:「煮食補脾胃,益氣力,御風寒,益顏色。」《綱目拾遺》認為番薯能「補中,暖胃,肥五臟」。脾虛之人,可用番薯當主糧,常食之。

大棗性溫,味甘,有補脾胃、益氣血的作用。早在2000多年前的《神農本草經》中就有「大棗安中養脾」的記載。明·李時珍稱「棗為脾之果,脾病宜食之。」對脾虛便溏、胃弱食少、氣血不足之人,最宜經常服用大棗。

健脾:可用山藥、白朮、苡仁、土豆、白扁豆、紅薯等,只要是長在地里深處的都可以健脾。用它們熬粥、燉肉、單煮均可,如果放一點荷葉,醒脾效果會更好。

特別注意

脾虛一般不會單一出現,或夾寒,或兼熱,或有氣滯之象等,所以一般沒有固定的方劑。要調理好脾虛,你需要請中醫為你辯證清楚後,用藥才會收全功,否則雖脾虛有所好轉,而其它症隨之而起,得不償失。

至於飲食上的調理:一般宜清淡易消化飲食;藥粥一般用山藥,薏苡仁,等為基質,並可長期服用。

治以疏肝理健脾除濕。中成藥可吃負方加味歸脾顆粒。同仁堂佳。

附子理中丸對脾虛有用,很燥,不能久吃,我用一瓶後發現血壓升高。藿香正氣丸對濕盛好一些,脾虛最好用補脾益腸丸。我是吃藿香正氣丸吃好的,可長期食用。

胃寒,脾虛,附子理中丸和人參健脾丸可以一起服用嗎?可以。飯前半小時。飯後半小時吃。

附子理中丸、人參健脾丸、參苓白朮散,我適合服用哪一種?

我常年手腳冰涼,體型偏瘦,面色暗啞,容易腹瀉,身子很容易乏力,有時痛經。去年吃過中醫開的湯藥,他說我是供血不夠,導致血液不能通達與四肢末端,方子裡有附子,吃過藥後手腳曾經溫熱過,停藥後不過持續時間也就2、3個月,現在還是老樣子。他說我脾胃虛寒,還有腸炎,列了一些禁食的東西。我是否應該吃些健脾胃的藥?哪種適合我?

按照你所描述的症狀「常年手腳冰涼,體型偏瘦,面色暗啞,容易腹瀉,身子很容易乏力,有時痛經」,應該是屬於脾陽虛,脾胃運化不力,所以氣血不足,消化不好,身體疲乏,畏寒怕冷,時有痛經。

附子理中丸、人參健脾丸、參苓白朮散雖然都有健脾補中的功效,但附子理中丸溫補脾陽,更適合你使用。附子理中丸由附子、乾薑、人參(或黨參)、炙甘草組成,有溫陽健脾益氣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納差、怕冷、腹痛等症狀。

歸附地黃丸、附子理中丸、參苓白朮散、歸脾丸、補中益氣丸,請問我該服用哪幾種?

我長期口臭、鼻臭,舌苔白、膩,舌面粗糙、乾燥,咽喉異物感強烈、口乾、嘴發酸、腸鳴,有慢性淺表性胃炎,鼻炎、咽炎,以前SY頻繁,現在戒了,手腳冰冷,冬天怕冷,夏天怕熱,精神不好,注意力不集中,健忘,大便以前稀溏,現在吃了藥好些了,睡眠還好。我現在主要是被口臭和鼻臭困擾,做了很多檢查(鼻咽部CT、食管鋇餐、胃鏡、喉鏡),沒查出什麼大問題,是濕熱、脾腎陽虛嗎??請問我該吃什麼中成藥啊??

桂附地黃丸補腎陽,補中益氣丸,提升中氣,補脾陽;附子理中丸則脾腎雙補

脾虛不能喝涼的水或飲料,要溫熱的,吃水果最好在暖氣上放一放,並且食補配合,山藥熬粥,薏米熬粥,黃豆豆漿(打的時候可以放入薏米或山藥)這都是健脾的,另外每天早晨一個煮雞蛋(一定要整的),健脾的,有強效!

我經常肚子痛【喝過冷的東西和肚子受冷就會痛】拉稀.是不是胃寒脾虛的症狀.要如何治療和預防?是屬於脾胃虛寒,宜理中丸合痛瀉要方.

人參10白朮10乾薑10炙甘草6防風6陳皮10白芍10

水煎服

前幾年得了胃病,主要症狀是飯後胃脹噯氣,渾身沒有力氣。當時我吃的藥是舒肝和胃丸,稍微好了一些,不過經常反覆(這藥是親戚推薦的)。

後來我考慮到可能是心理因素致病,就慢慢調理身心,前不久,飯後胃脹噯氣的症狀漸漸消失了,偶爾還會反覆。

我現在的主要症狀是身體虛弱,沒有精神;嗜睡,經常要睡九個小時以上,醒後還是乏力;手心常常出汗,站立一個小時後就疲倦;大便溏稀。

我去藥房,藥師對我說,我是脾虛,不應該吃舒肝和胃的藥,否則加重脾虛,應該吃健脾的藥。

前幾天我去醫院看中醫,醫生說是濕氣太重,給我開了一點中藥,試試效果。我現在正在煎藥服藥,好像沒什麼效果。

藥方如下:

茵陳、陳皮、柴胡、佩蘭、厚朴、薏苡仁、藿香、五指毛桃、豆蔻、茯苓、檳榔、白朮

我想請教一下,從我的症狀來看,是不是脾虛濕盛?

應該吃什麼藥好呢?因為住在宿舍,煎藥很麻煩,吃什麼中成藥好?

脾虛有濕

脾虛有濕,是一個中醫學術語,指脾虛濕困和濕困脾陽兩個臟腑辯證方法。

脾虛濕困

指脾虛內濕阻滯的病理。脾主運化水濕,為胃行其津液,脾虛則運化功能低下,引起水濕停滯;水濕的停滯,又反過來妨礙脾的運化。主要症狀有飲食減少,胃脘滿悶,大便泄瀉,甚或噁心嘔吐,口粘不渴或渴喜熱飲,肢體睏倦,甚或浮腫,舌苔厚膩,脈緩等。多見於慢性胃腸炎,慢性痢疾,慢性肝炎等疾病。

這是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濕產生的病症,是內因。簡單來講體內有濕是因為脾虛,病機在脾,故要補氣健脾,佐以燥濕。

濕困脾陽

與脾虛濕困症狀大致相同,但病機上稍有差異。濕困脾陽,是因外濕影響脾陽的運化,脾臟本身無病,只因飲食或氣候環境等外因引起水濕過重,脾困其中,阻礙運化功能。這種病症簡單來講就是脾虛是因為有濕。

故治法應以燥濕利濕為主,醫學上很難治。

總之,脾臟惡濕喜燥,無論是外因還是內因,都要以此為治法原則。

脾虛痰濕的症狀

病史:精神不好,大小便不好沒有患者性別:女  患者年齡:42

脘腹脹滿,痞塞不通,食慾不佳,或有嘔吐,便溏或利,苔白膩或厚,脈沉且弱或

所以認為當溫陽化痰,健脾散寒,組方如理中化痰更好.人參,白朮,乾薑,甘草,茯苓,半夏各六克

你是因為脾胃虛寒,造成的痰濕內阻,證如有:脘腹脹滿,痞塞不通,食慾不佳,或有嘔吐,便溏或利,苔白膩或厚,脈沉且弱或滑.

a.粳米粥:粳米50克,葡萄乾10克,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,加入葡萄乾,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.

b.香菇牛肉湯:香菇10克泡好,瘦牛肉30克先用粉面裹好,湯沸後入香菇,再撥進牛肉片,同時點入適量味精,食鹽,香油,煮沸後即可.

c.炒牛肚土豆絲:熟牛肚50克切絲,土豆(馬鈴薯)80克,切絲後以清水淘洗掉表面澱粉,油鍋熱後加入少許蔥絲和碎蒜,遂入肚絲土豆絲爆炒,並點入適量牛肉湯和鹽,味精,土豆絲丸成熟即可.

d.扁豆餡包子:鮮扁豆兩份,雞肉一份,剁碎後加鹽,味精,鮮薑汁和花椒水拌勻作餡,以小麥粉起面作皮,捏成包子後,置籠中,旺火蒸20分鐘.

具有補脾益氣,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,如粳米,秈米,鍋巴(焦鍋),薏米,熟藕,粟子,山藥,扁豆,豇豆,牛肉,雞肉,兔肉,牛肚,豬肚,桂魚,葡萄,紅棗,胡蘿蔔,馬鈴薯,香菇等.

性質寒涼,易損傷脾氣的食品,如苦瓜,黃瓜,冬瓜,茄子,空心菜,芹菜,莧萊,茭白,萵筍,金針菜,柿子,香蕉,枇杷,梨,西瓜,綠豆,豆腐,莜麥等.

味厚滋膩,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,如鴨肉,豬肉,甲魚肉,牡蠣肉,牛奶,芝麻等.利氣消積,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,如蕎麥;山楂,蘿蔔,香菜。

阿波羅網責任編輯:宋雲

來源:360doc

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
Copyright © 2006 - 2024 by Aboluowang

投稿 投稿